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雷慕沙著论老子的生平与学说(8)

来源:语言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原文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溢,或溢之而损。

原文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溢,或溢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在此需要说明,我已尽量逐字逐句翻译。为了将原文翻译清楚,我只添加了少量的表述,且是用斜体字标出。拉丁语翻译更具书面性,但却晦涩难懂,只有一句释义是清晰的,但我们不能确定自己是否理解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我也不尝试去弄清楚这两段文字中令人困惑的地方;对我来说,研究那些与教义密切相关的关键地方即可。

首先,老子对待“道”的方式与其他的哲学家有所不同,这个区别似乎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另外,这些不同的哲学观点曾经是论战的主题。的确,在道教徒看来,中国最早的哲学家应是他们教义最虔诚的追随者了。根据老子所述,在他那个时代,一定有些人认为他关于世界起源的观点很滑稽可笑,也有人对他的观点存疑,其中包括孔子,只是孔子在《论语》中谨慎地避开了这些难点。我们要研究的这个文段实在晦涩难懂,现有的研究太受局限以至于我们很难领悟其完美的智慧,对于老子想影射的事情我们知道的太少。总而言之,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我们所理解的距离作者所要表达的都还太远,因此宣称自己要重新弄清意思的想法可能很轻率。尽管如此,我们并不认为下面的这个推测太过冒失:即老子有意愿在这最耀眼的美德与最崇高的规则间建立一个平衡关系,这一规则,先于万物存在,是真善的源头与基础,这也是他不断颂扬的。孔子赞颂“德”与“理”,在他看来,人类所有的行为都应遵循“德”与“道”,但他对于仅属于人的这种“道”与“理”的根源却保持缄默。当老子意识到这至上的“道”时,他似乎有意排除人的因素,因为不能解释“道”,所以他将“道”的崇高与山谷相比,将“道”的纯洁与晨星相比,将“道”与晚成的大器相比。我需要重申一下,所有这些表述都极为晦涩,而且表达十分模糊。但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关于文段晦涩的问题,柏拉图学派哲学家的文章兴许比《道德经》更难些;况且,我们不是要深度理解,也不是要去解释哲学家所有概念的哲学含义,而是研究其根源,所以免不了需要对文段做一个基本的了解。如果我们还是想尽最大努力去攻克这些令人生恶的难题,我们则会说服自己,认为老子的这些观点都能在普罗丁的文章中找到一一对应。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基于这个相当浅显的翻译我们还是可以继续这个研究,因为在历史层面上来说,它已经满足了我的需求。

第42章,没有讲述与道德相关的观点 ,而几乎全部是关于宇宙起源论的。但这里的宇宙起源论,正如人们已经认识到的,就如同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哲学学说里所讲述的那样,①Apparebit Pythagoram ac Platonem...ortum et antiquorum κοσμογον?αν in ψυχογον?αν quamdam Jacob Brucker,De convenientia ideis Platonis, inAm?, t.VII, p.215.本质上是心因性的。事实上,老子解释宇宙起源的方法是与柏拉图学派教义完全相一致的。他解释道,两大元素——天的元素与地的元素,或者说混沌与以太,是如何通过一阵“气”联系到一起从而融为一体,创造“和谐”。人们几乎不大可能更加清楚地解释柏拉图的《蒂迈欧篇》(Timée de Locres),但他文中的用语似乎能作为老子这段文字的翻译。②Platon,Timée de , p.315.我们同样能在撒路斯特(Salluste,前86—约前34)的哲学观点中找到类似的想法,他也希望所有的事物存在都遵循“道”(νου?),并由灵魂驱使(ψυχ?)。③Salluste, c.VII, dans Gale, p.257.赫耳墨斯也有类似观点,他认为νου?是造物主之父,神创万物,建立了物质、空气、灵魂、道、神等的渐进秩序。第欧根尼·拉尔修(Diogène de La?rte,200—250)也为毕达哥拉斯学派提供了一个完全相似的观点。④Hermès le Trismégiste, , p.28.但是强调柏拉图及毕达哥拉斯弟子们的观点之间存在的相似性,实际上并没有太大意义。

该段文字还有两处需要说明一下。老子说,人们抱怨自己是个孤儿,也就是说,他们不知道谁给予了自己生命;帝王则以孤的身份为自豪,这看起来只是一个文字游戏。事实上在老子的时代,每个诸侯国的主公为了避讳重复名字,出于谦卑,常常以“寡君”或者“寡德”自称,即缺少德行的人;寡或者孤,即脱离父母、脱离自然保护的人,这些谦词我们也可在《论语》或者孟子的哲学语录中看到。但是,我们很难明白这样的调和意味着什么。前文说道:世间的存在,依靠着“气”或宇宙的灵魂而壮大,而“气”则靠着万物的消逝死亡而壮大。尽管在文章中只用了简练的语言来表述,但从柏拉图和毕达哥拉斯宇宙灵魂的观点出发去理解该文段则一点也不难。因为,第欧根尼·拉尔修以及大多数古代哲学家都认为灵魂仅仅是以太的一部分,灵魂和死亡相连。而后老子又威慑那些暴虐的人,认为他们达不到灵魂世界的死亡,他们会受尽磨难。

文章来源:《语言研究》 网址: http://www.yyyjzzs.cn/qikandaodu/2021/0321/772.html



上一篇:有效促进文本语言品悟与表达训练
下一篇:方言与汉语方言研究的古典传统

语言研究投稿 | 语言研究编辑部| 语言研究版面费 | 语言研究论文发表 | 语言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语言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