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雷慕沙著论老子的生平与学说(12)

来源:语言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有一点,我必须提出异议,要注意到所有的这些比较和对照,我都是基于一个基本的推测:即信仰的要点和基础,构成了柏拉图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信奉

有一点,我必须提出异议,要注意到所有的这些比较和对照,我都是基于一个基本的推测:即信仰的要点和基础,构成了柏拉图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信奉的根基,是唯一的也是相同的一条教义,也是毕达哥拉斯本人观点的根基,他是从埃及、色雷斯(Thraces)、东方学派以及俄耳甫斯(Orphique)教理那里汲取的灵感。我只根据最值得推崇的权威做出自己的判断。俄耳甫斯、酒神巴斯克(Bacchique)教理与埃及人、毕达哥拉斯学派信条的同一性已经被希罗多德证实,也被佛雷烈 (Nicolas Fréret,1688—1749)①Mémoire de l’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 t.XXIII, p.260 et suiv.确认;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学派对于世界起源的观点得到了布鲁克(Johann Jakob Brucker,1696—1770)和许多通晓古代哲学史学者的支持。通过莫斯海姆(Johann Lorenz von Mosheim,1693—1755)、安格提勒-杜佩隆(Abraham-Hyacinthe Anquetil-Duperron,1731—1805)等人的一些概括性的言论,我们可以理解这些不完全主张,它们是东方哲学教义的一部分,根据安格提勒-杜佩隆的说法,这些主张由印度人传给波斯人,又继续传给希腊和罗马人。尽管我们给不出明确日期,我们仍不能否认同样的观点再现并对西方主流思想产生影响。在任何时代,每当西方与东方地区有更频繁的交流和更紧密的关系之时,每当先哲们更新他们的学说,并对最初的观念重新锤炼之时,以上情景便会再现。

我将以一个不太重要的评论收尾,尽管如此,我要以一个极端怀疑的态度来做出这个评论。如果有人愿意对本文提到的那些对比写出续篇,或者是深究那些我仅浅浅涉及的东西,他可能会经常将老子的观点和西方那些富有争议的作品的观点进行比较,诸如奥菲斯(Orphée)的残卷,以赫耳墨斯·特里斯墨吉斯忒斯之名写的书以及其他书籍。人们为什么会相信这些假想的、不可靠的、有画蛇添足嫌疑的书,我不会去深究其中的原因,我们真的不能将老子的书与那些备受争议的书进行比较吗?我不认为是这样。通常情况下,如果有两本著作,一本饱受争议,另一本被人们完全认可,对这两本书对比的意见往往对前者有利,而这不会有损后者。我同意学者们对古代哲学家的圣歌和作品残卷提出异议,有所想法,我们不能忽视他们的异议,因为他们的异议是建立在最令人信服的历史推论之上的,因此看上去无懈可击。那种认为某本书中提到的学说的内容不是真实的说法,我认为是不够让人信服的。如果同样的观点突兀并错误地出现在本不该出现的文本中,但他们确实在东方书籍中有清楚的记载而且不容置疑,那么我们最好不要再去批评学说的内容。

译者按:本文作者雷慕沙(Jean-Pierre Abel-Rémusat,1788—1832),法国近代著名汉学家。17岁自学汉语,1815年受聘为法兰西学院“汉—鞑靼—满语言与文学讲座 ”教授。在其21年治学生涯中发表了大约三百篇论文。雷慕沙涉猎广泛,研究成果颇丰,涉及中国及亚洲语言研究,中国宗教、哲学与文学作品翻译,亚洲史地研究等等。其《论老子的生平与学说》(Mémoire sur la vie et les opinions de Lao-tseu)一文于1823年在法国巴黎皇家印刷厂(Imprimerie Royale)印制。在该文中,雷慕沙对《道德经》第1、14、25、41及42章进行了翻译及分析。

文章来源:《语言研究》 网址: http://www.yyyjzzs.cn/qikandaodu/2021/0321/772.html



上一篇:有效促进文本语言品悟与表达训练
下一篇:方言与汉语方言研究的古典传统

语言研究投稿 | 语言研究编辑部| 语言研究版面费 | 语言研究论文发表 | 语言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语言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