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从黑白交响到天地氤氲我的绘画追求历程

来源:语言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祁海平 雨过天青5 布面丙烯 60×60cm 2015年 我一直认为要画好一幅画并不难,难的是路该怎么走。回顾自己的发展过程,真可谓是“众里寻她千百度”,总结起来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祁海平 雨过天青5 布面丙烯 60×60cm 2015年

我一直认为要画好一幅画并不难,难的是路该怎么走。回顾自己的发展过程,真可谓是“众里寻她千百度”,总结起来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1.油画语言研究;2.自我意识的觉醒;3.文化角度的明确。形式上也经历了写实、表现和抽象的演变过程。

一、油画语言研究,向大师学习

我开始学油画时,注重写实基础,重客观规律和描摹对象,并不注重个性的表达。后来认识到油画语言的重要,1988年去鲁迅美院法国专家伊维尔技法班学习了一套严谨的油画技法。198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创作研修班,在写生研究的同时,以印象派大师德加为范本进行揣摩研究,从洗练的素描线条到写意的用笔,从构图的切割到色层的皴擦,从严谨的造型到混沌放松的状态,收获不少心得。不过有一点我一直是很清楚的,向大师学习只是自己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1991年研修班的毕业创作,画了一组音乐题材的作品。这组画截取某些演奏和排练的场景,构图如同镜头的拉伸,或俯瞰全景或局部推进,画法采取多层皴擦积色的方式,逐渐达到粗涩浑然的效果。随着创作的深入,我越来越注意对整体氛围的营造,细节逐渐模糊,觉得这样才能表达出音乐给我的感受。

这组画是研究油画语言的小结,也是我的创作由现实转向心性的开端。

当时也没想到由此会一直发展到后来的抽象作品。现在看来,无论你是深思熟虑还是偶然的判定,一切选择皆是必然,冥冥之中都已有所规定,既然无法预料以后如何,眼前的判断就是合理的,这点体会让我后来也看开许多事物。

二、个性意识的觉醒

所幸的是我的思绪并没有停止于此。1991年研修班结束后,我开始反思自己,认为不能无止境地模仿学习下去了,应该做自己的事了。

禅宗的思维对我有所启发,它提倡向内觉悟,认为向外寻觅反而容易迷失。所谓“顿悟成佛”,就是要当下见性。我意识到个性不需要寻找,而在于呈现,就在你要表达的时候开始。应该抛开一切束缚,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事,从自己的爱好和素养出发,用自己的语言说话。

(一)《黑色主题》的产生

现代音乐发展史告诉我们,一种新艺术的出现,有时源于形式的创新,有时始于观念的改变,二者是混杂交替进行的。我想一种画风的转变也是如此,分不清谁先谁后。

由于对书法和中国画的爱好,我在油画的基础上融进现代书法的构架和黑白的意象。为了改变客观的构图,我用水墨来画草图,那些难以控制的偶然效果启发了我的视觉想象力;我开始减弱客观的物象,将透视转换为平面,凸显笔触和肌理的表现因素,在形式语言上做了许多尝试。

转变的另一个原因是对题材内容的理解,即现代音乐的启示。一次在作曲家朋友那里欣赏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和潘德莱斯基的《广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代音乐家用弦乐组成密集的音群,形成“音块”,给了我强烈的震撼!启发我在画面中连接大片黑色的团块,于是出现了我的《黑色主题》系列。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而我从中获得的完全是一种空间的体验,它令人感受到人类的灵魂如此博大而幽微,崇高而丰富!画《黑色主题》这组画时,我的心里充满着强烈的声音,我希望作品给人一种震撼。笔触涂来抹去,形象由清楚变为混沌模糊,具体的细节融入黑白色块之间,流动的感情转换为厚重的材质,我形容为“流动的凝固感”。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传统的人,原来并不理解现代艺术,或者说从感情上就不怎么接受,由于内心表达的需要和由此产生的探索性做法改变了我的认识,从此进入了另一片天地。

(二)我的抽象转变源于一次观看

宋人论画“远观其势,近观其质”。

我发现看画有两种情况:传统是在边框之内欣赏的绘画 ;而现代绘画则是开放的,可以和空间结合起来,形成“场”的氛围,观众可以在特定的空间中感受到精神的气息。

1994年我的《黑色主题》组画参加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当我在美术馆展厅里远远地看自己的作品时,发现黑白之间像大山大水一样有气势,闪烁着某种精神的力量,我感到其中具象的人物已经多余,因为它会把观者的注意力引到题材的表面,而忽略对整体精神氛围的感受。我认为黑白语言的丰富变化完全可以从物象中独立出来,直接呈现精神的气象。画为心声,只有去掉具象的因素,才会更直接更单纯地达到明心见性,不需要表现演奏者,而应该采取与音乐平行的方式,以绘画的元素重新构成视觉的交响,才能成为真正的歌者。

文章来源:《语言研究》 网址: http://www.yyyjzzs.cn/qikandaodu/2021/0303/712.html



上一篇:进本退末恽南田研究的省思
下一篇:场域化的图像形态叙事与意义生成传统汉字图像

语言研究投稿 | 语言研究编辑部| 语言研究版面费 | 语言研究论文发表 | 语言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语言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