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满族文化研究百年下

来源:语言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满族文化研究百年(下)张佳生(辽宁省民族研究所,辽宁沈阳)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OOO—7873(2003)傀—OlOO—06四、第四阶段的满族文化研究(1979一—2000年)从1979年开始,
满族文化研究百年(下)张佳生(辽宁省民族研究所,辽宁沈阳)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OOO—7873(2003)傀—OlOO—06四、第四阶段的满族文化研究(1979一—2000年)从1979年开始,满学研究包括满族文化研究进入了繁荣阶段。1979年春,中国文学规划工作会议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工作会议召开,确定辽宁省承担编写《满族文学史》的任务。辽宁省组成了由领导与专家参与的编委会,由辽宁大学中文系具体组织撰写。为编写好此书,辽宁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于1979年12月、1980年12月、1982年7月在沈阳三次举行了有全国文学界和史学界知名学者参加的满族文学史学术讨论会,这三次会议对推进满族文学研究乃至对推进满族文化研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后来的事实证明,当代的满族文化研究由此为发端,在数年之内便迅速发展了起来。此时满族文化研究大致可分为—:个时段,即1979年一1989年为一·段,1990年—-2000年为—-段。(一)1979年一1989年的满族文化研究此阶段以搜集、整理和个案研究为主要特征。“满族文化”这—…概念在以往并没有被明确提出,也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在当时甚至有人怀疑“满族文化”的存在。自从“满族文学”被提出并被确认后,满族文化的各个方面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在这种情况下,满族文化研究的首要工作是清理历史的与现实的外在表现及过去的种种成果。在这种形势下,第一种明确标出“满族”字样的《满族文学研究》于1982年在沈阳由满族文学史编委会创办,开始了对满族作家作品的研究。在《满族文学研究》创刊号上,发表了金启掠的《满族女词人顾太清和(东海渔歌)》、于:植元的《新发现的奎照诗稿(使青海草)》、邓伟的《纳兰河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特色》、赵志辉的《{儿女英雄传)的民族特点及思想意义》、耿英的《子弟书初探》、舒乙的《老舍和满族文学及其他》、李燕光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满洲旗人》、张发颖的《沈阳唐英及其剧作》等。在第二期上刊登了姜书阁的《论满族文学家纳兰性德和他的词》、朱眉叔的《评永忠和他的延芬室残稿》、关纪新的《试探老舍(正红旗下)的创作》、关德栋的《关于(聊斋志异)中的-—支俗曲——读满文书札记之一》、赵展的《评介(尼山萨满传)》等。1985年,辽宁省民族研究所主办的《满族研究》创刊,其刊载的文章涵盖文学、史学、艺术、风收稿日期:2003—04—01作者简介:张佳生(1948—),男,辽宁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满族文化研究。·100·俗、宗教、制度、语言等各个方面,不仅为满族文学研究,而且为满族文化研究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学术阵地。在创刊号上,除了满族史方面的论文之外,发表了乌丙安的《满族神话探索》、金焘方的《满文诗(盛京赋,颂词)的艺术特色》、笳声的《昭裢与(啸亭杂录)》、赵润波的《满族民间音乐初探》、金启踪的《j匕京郊区的满族》、白希智的《沈城足球之始——踢形头》,婶好的《话说旗袍》等等,内容包涵了文学(包括民间文学)、音乐、宗教、风俗、体育等等方面。而后不久,许多杂志也都开始注意发表满族文化研究方面的论文。如《民族文学研究》、《满语研究》、《社会科学辑刊》、《辽宁大学学报》、《四平民族研究》、《承德师专学报》、《黑龙江民族论丛》、妇匕方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吉林大学学报》、《紫禁城》、《文史知识》、《浙江学刊》、《学术丛刊》、《内蒙古社会科学》等数十种期刊都刊登过满族文化研究方面的文章,满族文化研究很快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课题,在这方面取得的众多成果,迅速被小说、戏剧、舞蹈、电影、电视所看好,—·大批有关满族文化的作品陆续出现,对满族文化研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一时期对满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也全面展开。1981年春风文艺出版杜出版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所属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分会搜集整理的{满族民间故事选》(一),1985年出版了该故事集的第二集。两集共收满族民间故事近150篇,其中有代表性的如《天鹅仙女》、《布库里雍顺》、《女真定水》、《童阿里阿哥》、《牡丹江的传说》、《天池》、《白云格格》、《白鹿额娘》、《镜泊公主》等等o198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乌丙安等编选的《满族民间故事选》。1984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富育光搜集整理的《七彩神火:满族民间传说故事》;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张其卓、董明整理的《满族三老人故事集》,共收满族民间故事120种。1985年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傅英仁整理的《满族神话故事》。1987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乌拉熙春整理的《满族古神话》。1989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程书军、孟聪主编的《满族歌谣选》。还出版了博大公、季永海、赵志忠、白立元编辑的《满族民歌集》。前者收录146篇,后者收录183篇。与此同时,辽宁与河北的各满族聚居县和自治县,相继出版刊印了多种满族民间文学作品集。如辽宁省宽甸县印行了《满族歌谣集》,收录歌谣95首。另外如辽宁省本溪、桓仁、北镇、岫岩等县,也相继印行了满族民间故事和歌谣集。在清代文学研究方面,除了发表了数百篇学术论文之外,比较重要的成果还有1982年黄润华写的《试论满文翻译小说》。内容分为最早的满译小说、四大奇书的翻译、一批罕见小说的满译本、历史演义小说的满译本、最晚的满文:刻本小说—,一《择翻聊斋志异》、满译小说的意义和跋共七个部分论述,这是当代以来最早关于翻译小说的论文。1983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黄天骥著《纳兰性德和他的词》。将其生平、思想、创作情况结合时代背景,分为八个方面论述,这也是当代研究纳兰性德最早而有系统的著作。1984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冯统编的《饮水词》。作者广泛采撷,精审校订,收词共348首,是目前收纳兰词最多、最精确的版本。书后还收录了前人为纳兰词撰写的序跋,以及结记、评论、年谱等资料,对研究纳兰性德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也是纳兰性德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关德栋、周中明选编的《子弟书丛钞》,共收子弟书101种,每篇之后均有说明和注释,编者在前言中肯定了子弟书“是道道地地来源于满族中、下层人、民间的文艺”,并从五个方面评析了子弟书的积极健康的思想性,是这一时期子弟书研究的重要成果。1986年,宋德胤发表了《满族歌谣论》,对满族歌谣的形式、特点、内容进行了理性分析。1986年,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满族论丛》,内收关于满族文学的论文10篇。其中有代表性的如朱眉叔的《奕赓》、董文成的《杰出的满族女诗人佟佳氏》、张佳生的《论纳兰性德诗的思想内容》、邓伟的《宗韶诗歌思想再论》等。1987年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张菊玲、关纪新、李红雨辑注的《清代满族作家诗词选》,共录66位作家的作品301首,从清初至清末有代表性的作家大多人选,概括了清代满族诗词的总貌和发展轨迹。书的前言对满族文学发展的经历、特,101·点和成就,进行了详细论述。1987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乌拉熙春编著的《满族古神话》,共收三仙女、满洲的起源等九篇神话故事。每篇故事采用满汉文对照、罗马字转写、国际音标注音的方式排印,在形式和内容上均很新颖。1988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于植元的《英和与奎照》,书中首次发表了奎照的作品《使青海草》,并介绍了两位作家的生平、思想和作品。1989年沈阳出版社出版了赵志辉、邓伟、马清福主编的《满族文学史》第一卷。此书共分六卷,是国家六五规划项目。1989年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马清福著《八旗诗论》。在现代文学研究方面,1987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关纪新编著的《满族现代文学家艺术家传略》,介绍了满族人物共104位,给予他们文学和艺术成就以客观的评价,对了解现代满族文学家艺术家多有帮助。在满族艺术研究方面,也多有成果。《满族研究》1986年第1期刊登了李德撰《满族戏曲掠影》,第3期刊登了关世沅撰《关于满族篆书》。1987年第1期刊登了李德撰《满族绘画探略》,第3期刊登了李德的《满族歌舞》。1989年第4期刊登了宋瑛的《试谈满族民间音乐的辨析》和王纯信的《满族民间木雕》。其他期刊,如《故宫博物院院刊》、《黑龙江民族论丛》、《黑龙江艺术研究》等,也都刊登了不少这方面的论文。在这个时期,满族社会风俗的研究也很有成就。1981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金启踪著《满族的历史与生活:三家子调查报告》。全书分实物图、社会历史概览、满文满语、传说故事、资料五个部分。此书是作者对东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满族村进行全面调查后的成果,资料和研究价值都很高。1985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彭勃撰写的综合叙述满族的《满族》。同年12月,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由王云英撰写的《清代满族服饰》,这是第一部系统描述清代满族服饰的著作。该书附彩图24幅,内容分为“清代服饰与满族习俗”、“清代的民间服饰”、“清代的官服”三部分予以介绍,对满族服饰及其特点、作用进行了分析论述。在满族社会与风谷方面,还有1985年辽宁民·102.族出版社出版的《满族社会历史调查》,1986年四川省社会科院出版社出版的《四川省苗族傈僳族傣族白族满族社会历史调查》,1986年,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吴正格编著《满汉全席》,1988年华夏出版社出版庞长红著《中国满汉全席菜谱》,1989年中国食品出版社出版的吴正格编著《清宫及满族菜点集粹》。1988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杨锡春著《满族风俗考》。在满族家谱研究方面,1988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由李林主编的《满族家谱选》,同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了李林等著《本溪县满族家谱研究》,从谱牒学角度对满族社会、宗教、文化、道德、人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在1989年底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金启棕的妇匕京郊区的满族》。其内容分为“营房中的满族”、“散居的满族”、“园寝附近的满族”三部分,对京郊满族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思想情感、道德风尚、民族习俗等方面做了生动的论述,是作者亲历亲见的真实史料。在满族萨满教方面,在这一时期研究工作也开始启动。198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秋浦主编的《萨满教研究》,其中有研究满族萨满教的内容。富育光、孟慧英、王宏刚、郭淑云等人相继发表了一些研究论文。富育光在《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第4期上发表了《沦萨满教的天穹观》。作者在多年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萨满教的天穹观提出了个人看法,认为原始时期的天穹观是萨满教宗教思想的基础,文中引用了大量满族诸姓萨满神谕。另在《民族文学研究》1987年第3期上,发表了《满族灵禽崇拜祭俗与神话探考》。此文从满族灵禽崇拜的起因、形式、内涵及其民族文化特征角度,对这种崇拜与祭俗做了深入的探究。这期间还出版了一部内容丰富的著作,即1989年三联书店出版的乌丙安著《神秘的萨满世界:中国原始文化根基》。在综合方面,1989年华侨出版公司出版了滕绍箴著《清代八旗子弟》,全书十一章四十六节,全景式描写T/,旗子弟在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他们的成就与弱点,采用史料极为丰富,是此书一大特点。在国外,1985年意大利学者乔瓦尼·斯达理在威斯巴登出版了《三部未发表的满族史诗(尼山萨满传>手稿》,将藏于俄国圣彼德堡东方研究所的三部手稿发表,并附注释,不过并不是将它作为民间文学而是从语言、宗教角度进行研究的。从以上介绍的论文、著作选题与研究内容看,这一时期满族文化研究的对象在外延上已经比以往更为扩大,举凡文学、书画、歌舞、音乐、风俗、宗教、体育、教育、家谱等等,都成为研究的对象与课题,而且对文人文化与民间文化同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这种现象在过去的满学研究中是不曾出现过的,它标志着世界满学研究尤其是中国的满学研究进入了繁荣的初期。而中国满学研究将满族用汉文创造的文化成果更广泛地纳入到满学领域的做法,对拓宽满学的研究范围,深化满学的研究层次,无疑是一种重大的贡献。鉴于这十年来满族文化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1989年10月辽宁省民族研究所主持召开了“中国首届满族文化研讨会”,意在总结十年的研究成果并促进满族文化研究各学科间的交流。这次会议国内外与会学者120余人,凡文学、史学、音乐、舞蹈、语言、风俗、书画、萨满教、建筑、宗谱等方面的学者均邀请与会,是满学研究有史以来第一次各学科学者的大聚会。这次会议对各学科学者相互吸收成果,开拓研究视野,深化研究的思辨,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也因此成为当代满学研究的里程碑,并成为满学研究新阶段的开始。(二)1990年--2000年的满族文化研究此阶段以深化、系统研究为主要特征,同时增强了理论方面的思考。在这个阶段,满族文化研究已逐渐走向成熟,无论以研究的对象、内容看,还是从研究的方式方法看,此时已较前一阶段有了很大变化,而且属于满族文化方面的论文和著作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形成了满族文化研究繁荣的局面。从论文的情况看,在《满族研究》、《满语研究》杂志以及其他十多种杂志上陆续刊登了有关满族文化方面的论文。1992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出版了《满学研究》,在第一辑中,发表了马丁、嵇穆(德)的《满洲文学述略》、赵志辉的《满族文学纵横》、万依的《清代宫中的满族音乐》等等,台湾出版的《满族文化》亦刊登了有关满族文化方面的论文。而其他方面,如风俗、伦理、教育、医学、建筑、工艺、舞蹈等方面的论文,在其他刊物上.也多有发表。在对满族文化的整体研究方面,综合性内容的著作开始出现。在这方面出版的第一部书是1992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金启棕、张佳生主编的《满族历史与文化简编》。全书十六章,其中九章涉及到满族文化,许多内容具有开拓性质,如“八旗姓氏和八旗人名”、“汉姓与hda”、“清代满族教育”、“满族对自然科学的贡献”等等。1997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了赵展著《满族文化与宗教研究》。全书六章二十一节,主要内容为教育、文学、艺术、习俗和宗教信仰,内容广泛。1999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张佳生主编、何晓芳和关克笑副主编的《民族文化史》o全书十五章六十九节,分别从八旗制度、兵家谋略、法律制度、教育、科技、文字、文学、书画、音乐、舞蹈、民俗、萨满教、姓名、家谱、园林等方面,对满族文化进行了深入系统地沦述,是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满族文化史研究著作,被称为满学研究的里程碑。在民间文化研究方面,1990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孟慧英著《满族民间文化论集》。书中收录了作者多篇著述,从不同的角度对满族民间文化进行了研究,其中许多资料来源于实地调查,故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推进满族民间文化的研究起到了作用。在满族语言与文化研究方面,赵阿平的《满语语义文化内涵探析》论文在《满语研究》1992年2期、1993年1期、1994年1期、1994年2期分四次刊载,作者运用文化语言学理论,从政治、经济、社会、信仰四个体系对满语中具有突出民族特点的部分词语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研究,进而揭示满语语义与满族历史文化的密切关系。这项成果是将满族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研究的开创之作。其后,赵阿平的《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概论》于《满学研究》第六辑刊载,对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诸方面的关系、特征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研究,从而揭示出满族语言与自然生态环境、物质经济文化、社会制度文化、宗教信仰文化、民族文化交往等方面的密切关系、特征及其满族语言中深蕴的民族文化内涵,提出了满族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具体模。103,式与理论方法,是对满族语言、历史、文化进行综合研究的成功探索。在总结中国满学研究成果方面,1999年民族出版杜出版的阎崇年著《满学论集》中发表了《满学:正在兴起的国际性学科》和《中国满学研究五十年述评》,对当前的满学研究进行了全面评价,并以学科角度进行了理论阐述。满族作家文学研究成果显著。1990年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出版了张菊玲著《清代满族作家文学概论》。这是一部较为系统研究满族作家文学的著作。全书共设十六章五十三节,分别论述了满族作家文学发展历程与成就、特点,评述了纳兰性德、铁保、裕瑞、麟庆、顾太清等重要的满族作家。它是这一时期满族作家文学研究代表性成果之一。1993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张佳生著《清代满族诗词十论》。全书分十个方面论述满族诗词。不仅对满族诗歌和词的产生、发展做了系统描述,而且对它们的主要风格和民族特点做了深刻论析,是第一部清代满族诗词的专论之书。1997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又出版了张佳生著《独人佳境:满族宗室文学》一书,全书三十六节,分别论述了清代满族宗室有代表性的作家与作品,评析了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与特点、贡献,也是第一部专论满族宗室文学的著作。2000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董文成主编,邓伟、张佳生任副主编的《清代满族文学史论》。全书分一、二、三编十三章,共四十九节,从总体上介绍评论了满族文学发展的轨迹、成就与影响,同时对满族文学研究的状况和发展趋势作总结与预测。书后附有作者经多年搜集到的《传世清代满族文学书籍简目》,对了解、研究满族文学颇具参考作用。在满族文学的整理和选集、评述方面,颇多成果。1990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陈桂英点校的《玉池生稿》。1992年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赵志辉等四人点校的《熙朝雅颂集》。1993年辽沈书社出版了朱眉叔、黄岩伯、董文成、卜维义选注的《满族文学精华》,收录‘了127位作家的作品,对清代满族作家文学起到了简要总结之作用。1993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王志民、王则远校注的《康熙诗词集注》,全书收康熙诗1135首,词12首,文论14篇,共63万字,其中校注45万·104.盲。1993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蒙古东王府藏子弟书》。1994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也出版了由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辑校的《清蒙古东王府子弟书》,内收子弟书297种,,1994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金启踪的《明善堂校笺》,收诗15卷、词3卷。199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张草纫的《纳兰词笺注》。1996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张乘戍的《纳兰词笺注》。2000年北京出版杜出版了徐征等著《纳兰性德丛话}。在当代满族作家研究方面,除了《满族研究》、《民族文学研究》等杂志连续刊登了王度庐、老舍、端木蕻良等作家的研究文章之外,1993年鲁野、宁昶英主编了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满族作家小传》。全书收录当代满族作家148位,分别介绍了他们的文学经历、主要作品与成就、影响,描绘出当代满族作家文学发展的概貌,也是对当代满族作家文学的一次总结。1996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由长青、徐国伦编著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马加专集》,介绍了马加的生平与创作,收录了对马加作品的评论文章数十篇,是研究马加创作的重要成果与资料。1999年重庆出版社出版了关纪新著《老舍评传》。作者特别从满族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对老舍的创作经历、创作思想、创作成就进行了深入全面地评论,开辟了老舍研究的新视角。在满族文论研究方面。1994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王佑夫主编、李红雨和许征副主编的《清代满族诗学精华》。全书选注、评论了36篇满人文论,其中涉及到诗、词、文、赋、小说、传奇各种文体,是对满族文论的——次初步总结。这时期还有一些民间文学研究成果。其中比较重要的是1991年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出版季永海、赵志忠著《满族民间文学概论》。全书十章二十七节,主要内容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民歌、谚语、曲艺等。此书的出版,第—-次对满族民间文学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研究。此外,1993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了赵志忠著《满谜研究》。《满谜》原为满文谜语,光绪年间本,作者对其进行了内容分类和形式方面的分类,并对其韵律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比较珍贵的是,书后附有满、汉文对译及译文,并附《满谜》原文影印件,此书可为研究成果和资料性成果。1993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满族民间故事选》。1999年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由傅英{!讲述,宋和半、t‘松林整理的《东海窝集传》,全书分为.;三十回,15万字,是一·部流传久远,非常珍贵的民间长篇说部。199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宋和平著《(尼山萨满)研究》,是·—‘部学术水平很高的著作,是目前研究《尼山萨满》最为系统的,+部著作。全书分为十部分,对其版本、历史性质、文学成就、与萨满教之关系、与民俗之关系等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个人新见。书后附有“海参崴本”译文,也独具价值。在国外,1992年俄国的圣彼得堡东方学中心学者科斯嘉·雅洪托夫整理厂《尼山萨满传》,内含满文原文形译、俄文对译,注释四部分。在满族社会与风俗方面,研究成果也很丰富。1990年吉林出版社出版了韩耀旗、林乾著《清代满族风情》和金基浩、葛荫山主编的《满族研究文集》。1991年吉林义史出版社出版了尹郁山编著《吉林满俗研究》,全书九章三十七节,分别介绍了吉林满族的生活、饮食、服饰、屯舍、交通、家族、祭祀、礼俗、文娱九个方面,叙述详细具体。1991年和1992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丹东满族》中的岫岩专辑和风城专辑,并出版‘了《丹东满族志》。1991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孙邦主编的《吉林满族》。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姜相顺、佟悦、王俊编著的《辽滨塔满族家祭》,内收;调查搜集到的沈阳新民市辽滨塔村保存的满族“祭仪大略”和“敬神图像”,并作阐释。1991年中央民族出版社出版i。宏刚、富育光编著《满族风俗志》。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杨英杰著《清代满族风俗史》。1992年i<沈书社出版李林著《满族宗谱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滕昭箴著《清代八旗贤官》,全书八章三十·‘节。1993年吉林出版社出版王宏刚、金基浩著《满族民俗文化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佟靖仁著《内蒙古的满族》,对内蒙古满族的来源、分布、人口以及文化、经济情况作以介绍。1994年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宋德宣著《满族哲学思想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孙辑六主编《满族风情录》。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汪宗猷主编《广东满族志》。1995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林苛步编著《满汉全席记略》o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刘小萌著《满族的部落与国家》,全书四章十九节,考察沦证了满族由部落到国家的历史过程及特点。1996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王冬芳著《满族崛起中的女性》。辽宁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傅波、张德玉、赵维和著《满族家谱研究》,全书分十四部分,除五篇论析文章外,其余九篇都是对某一谱书如《爱新觉罗宗谱》、《洪氏宗谱》、《英氏宗谱》、《那拉氏族谱》、《瓜尔佳氏宗谱》的研究,这是近期家谱研究中较好的一部著作。1997年辽海出版社出版了王云英著《再添秀色:满族官民服饰》,全书三十八节,系统介绍了满族服饰制度及服饰特点。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史禄国(俄)著、高丙中译《满族的社会组织:满族氏族组织研究》。1998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刘小萌著《满族的社会与生活》,收录作者关于满族社会组织、政治及法律、八旗制度和文化方面的研究文章25篇,是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1999年抚顺市政协等单位编印了《抚顺满族民俗》。远方出版社出版了路地、赫乃炎著《——个满族家庭的变迁》,记述了现居辽宁省凤城市赵氏满族家庭的百年变迁史。满族萨满教研究成果显著。1990年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富育光著《萨满教与神话》,此书的价值主要在首次披露了大量满族满教文化的资料,如《天宫大战》。并对种种资料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个/、见解。同年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刘小萌、定宜庄著《萨满教与东北民族》。199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富育光、盂慧英著《满族萨满教研究》,全书九章三十二节,从萨满教的发展、祭祀、萨满、神偶、神谕、神器、萨满教观念、多神现象,以及对萨满教的思考等角度,对满族萨满教进行了阐析,其中大量资料得自于田野调查。1992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了石光伟、刘厚生著《满族萨满跳神研究》,全书分三部分,分别为跳家神、放大神、祭天神。此书的价值在于译编了近百篇满语神辞,对萨满跳神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并以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以及音乐、舞蹈方面展开了考释。1993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宋和平译注的《满族萨满神歌译注》。此书搜集并译注了一些珍贵的萨满神歌,并对此进行了研究。1995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姜相顺著《神秘的清宫萨满祭祀》,全书十一章四十-:二节。书中对清宫萨满祭祀的过程、仪式、用具、祝辞、地点,都做了详细介绍与论述,·105.并附彩照17幅。同年辽宁人民出版社还出版了富育光、王宏刚著《萨满教女神》。此书非专论满族萨满教,而是论述了北方民族萨满信仰中的女神崇拜,资料丰富而论述深入。1999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刘桂腾著《满族萨满乐器研究》,这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研究满族萨满乐器的书,它的价值不在于对乐器的描述,而在于从音乐角度对萨满乐器进行诠释。2000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富育光的新著《满族萨满论》,对萨满的传承、职务、作用、地位等进行了全面论述。在综合研究方面,1997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李治亭主编的《爱新觉罗家族全书》。全书分十册,其中六册涉及文化内容,如《家法礼仪》、《诗词撷英》、《文集述要》、《书画揽胜》、《养生妙法》、《典迹备览》。在其他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成果。如体育方面,1990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杨清源、徐鸿昶著《塞北民族传统体育荟集》,收入满族传统和游艺项目59种。在建筑方面,1987年紫禁城出版社出版了姜相顺、佟悦著《盛京皇宫》。全面论述了今沈阳故宫的历史、建制、建筑风格、民族特点。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年1期中,刊登了阎文儒的《沈阳故宫建筑考》、井晓光的《皇太极时期宫殿建筑特色探微》等一批文章。北京故宫博物院院刊也刊载了大量建筑、书画方面的论文。在艺术方面,1992年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王玫罡著《乾隆艺苑揽胜》,对乾隆《八旬万寿盛典》图进行了分解考释,图八十幅、文八十幅。对图中展示的内容,如清音会、唱连厢、道瓦喇、八角鼓、子弟书等等,都予以论述。1997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于岱岩、路地主编的《现代满族书画家传略》,共收书画家601位,介绍了他们的艺术道路、成就与特点,是收录现当代满族书画家最丰富的一部书。另外,在近年出版的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搜集整理出大量满族民间和萨满舞蹈,尤其是广泛搜集整理了各地的满族秧歌的表演方式与特色,如九十年代以来,春风文艺出版社就相继出版了《辽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丹东卷、抚顺卷、盘锦卷等。与此同时,民族民间戏曲集成和音乐集成也相继发行,其中有众多关于满族的内容。此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出版了由关纪新主编、龚田夫副主编的《中国满族》画册,分为岁月编、风·106.土编、艺苑编、人杰编、祈福编和附录六部:分,共收珍贵照片205幅,是满族历史与文化的缩影。1996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于金兰著《中华旗袍》,分为旗袍的起源与发展、美观实用的旗袍、中华旗袍常见种类、旗袍审美漫谈四部分,收有各式旗袍彩照161幅,附录部分介绍了常见旗袍的30种剪裁方式,集审美与实用于一体。总结百年来的满族文化研究,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其一,研究者队伍逐渐发生了变化。在这百年之间,满学研究者,尤其是中国的满学研究队伍,从以清朝遗老逐渐变为现代专业学者,这在第一、二、三阶段表现得尤其突出,学者的参加,将满学研究特别是满族文化的研究逐渐带人了科学性较强的学科领域。到了第四个阶段,满族文化研究进入一个繁荣阶段,研究者不仅仅局限在学者的范围内,民族工作者、文艺工作者、民间文化人士、甚至一些作家,也都加人到了这个行列中来,而一些自然科学界的学者,如建筑领域,也出现了投人到满族建筑研究中来的倾向。这使以学者为主的研究队伍不仅在数量上迅速扩大,而且组成上更为丰富化,对推进满族文化研究广泛深入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其二,在近百年的研究过程中,满学包括满族文化研究的概念逐渐明晰。在以往,满学的内涵界定有所局限,美国夏威夷大学陆西华博士1989年发表的《美国的满洲学》中的观点较有代表性。她认为:用满文作满洲研究之学,为满学,这也是国外学者较为一致的看法。但从中国近百年在满族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情况来看,与这种看法有些区别。中国有些学者认为不论运用何种文字,只要是满族人创造的文化就是满族文化,而且它的下限也不仅仅局限于清代,可以延至当今乃至将来。对这种文化的研究,不必局限在仅将满文作为工具或对象,用其他文字亦无不可。诚然,满族语言文字的研究是满学研究的基础与手段,也是满学研究的标尺。浩如烟海的满文档案文献存藏于中外各大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中,被视为人类文化珍贵遗产。其内容包罗万象,丰

文章来源:《语言研究》 网址: http://www.yyyjzzs.cn/qikandaodu/2021/0616/978.html



上一篇: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召开第十届学术研讨会
下一篇:祝贺与期望

语言研究投稿 | 语言研究编辑部| 语言研究版面费 | 语言研究论文发表 | 语言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语言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