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地方本科院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5)

来源:语言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专家学者是办好特色栏目的重要保证 特色栏目的建设,不仅需要慧眼识金的编辑队伍的辛勤工作,更需要学富五车的专家学者们鼎力相助,特别是他们

(二)专家学者是办好特色栏目的重要保证

特色栏目的建设,不仅需要慧眼识金的编辑队伍的辛勤工作,更需要学富五车的专家学者们鼎力相助,特别是他们掌握的优质学术资源。因为优秀学术成果是特色栏目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专家学者在特色栏目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特色栏目缺少优质的稿源,那将会变得举步维艰,甚至出现生存危机。特色栏目如果能够得到专家学者的支持与认可,他们就会带动专业领域内的一大批作者向刊物投稿,支持刊物的工作,那么特色栏目的建设就会持续发展。因此,专家学者是办好特色栏目的重要保证。要积极培育作者队伍,除了平时在日常编辑工作中发现学术新人外,在邀约专家学者稿件的同时,也请求专家学者向栏目推荐诸如他们的同事、学生等学术新人;同时,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科技手段建设栏目作者资源库,从而为特色栏目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稳定的老、中、青相结合的专业作者队伍。

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语言研究”栏目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地方本科院校学报要破除“千刊一面”的困境,就要跳出依托地方文化的常规思维,以弘扬和发展高深学术为中心,从高深学术中来挖掘特色。把特色栏目建设和高深学问的弘扬与传播有机结合起来,让特色栏目成为学报发展壮大的推进器,这才应当是地方本科院校学报摆脱平庸走向精品的有效路径。

[1]徐时仪.略论中国文学与语言学的传承与发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97-108.

[2]宋争辉.十年辛苦不寻常——《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创刊10周年总结与回顾[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7):26.

[3]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6年转载排名:原发报刊分类排名 → 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类[DB/OL].(2007-03-05)[2020-06-19].

[4]陈蔚丽,林豪慧.基于可拓学的开放存取资源学术影响力评价模型[J].情报探索,2016(4):15.

[5]中国知网.《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2018年稿件稿件质量分析报表[DB/OL].(2019-09-12)[2020-06-19].

[6]中国知网.《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018年学科分析报表[DB/OL].(2019-09-12)[2020-06-19].

[7]王金龙.陈伯元先生文字音韵训诂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78-79.

地方本科院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创设是一个看似简单而实则复杂的问题。简单的地方在于,特色栏目设置最为常见的方式是依托地方优势来设置反映地方文化特色的栏目,这似乎是地方本科院校学报提升自己水平和彰显自身特色的最常见方式。所以,通常很多人认为,只要反映地方文化或乡土特色,就能形成一个特色栏目。这的确有一定道理,但这一简单的、最具操作性的思路中,却蕴含着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学报发展的、较为复杂的不确定性。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地方本科院校学报的特色,但因为地方文化并不一定都是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的、受众面较大的特色文化,因此,由于这种小众型特色栏目受到高水平学者关注的比较少,导致高水平的研究并不多见,并不能在学术界引起较为强烈的反响。设置这样的栏目,反而还会刊登很多看似反映地方特色但研究水平过低的学术文章,容易陷入学术期刊“通俗化”的怪圈,反过来只能降低学报的学术水准。这种“特色”虽然显示了人无我有的一个侧面,但因上述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未必能达到扩大自身影响力的目的,也无法真正实现提升自身所在学校影响力和推动学报持续、健康发展的强烈诉求。因此,从这方面则凸显出地方本科院校学报特色栏目设置的复杂性乃至困难性的一面。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学报都拘泥于以自身所在区域的地方文化为依托来创办特色栏目,却容易陷入无法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低水平循环当中,虽然看似凸显了自身的特色,但却走向了另外一种“千人一面”和“羊群效应”的困境,最终无益于地方本科院校学报的持续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学报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逻辑起点是“学术”。想要办好特色栏目,以真正体现特色,推动自身健康发展,使地方本科院校学报成为体现自身所在院校学术水平的窗口,除了强调地方文化外,更应通过构建具有学术影响力的栏目来提升自身学术影响力和持续竞争力。《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创办之初就充分意识到特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地方文化的彰显,更在于有研究方向独特、学术水平深厚和学术影响范围较广的栏目构建。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之初,就通过对相关学科的充分调研,立足于全国学术期刊创办语言研究专门栏目较为稀少,且由于语言研究比较晦涩,研究成果不易发表,但这方面的学者专家的功力比较深厚、研究水平普遍较高的现实,《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做出了创建“语言研究”特色栏目的决策,确立了“跟踪语言研究大家,培养语言研究新锐,反映语言研究前沿水平,弘扬高深传统国学文化”的栏目宗旨。“语言研究”特色栏目以问题为导向,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通过数年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的“语言研究”栏目的发展历程,一定程度上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学报特色化探索的一个缩影。一、《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语言研究”栏目的发展历程(一)“语言研究”栏目创建(2002年)语言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因为“语言不仅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和媒介,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和人类经验智慧的宝库。语言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进步,而文化的每一点进步都会在语言中留下清晰的印迹”[1]。所以,汉语和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统一体的一个最有力标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具体到语言研究方面的文章,则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语言研究对编辑的语言文字功底要求比较高,存在着审稿难度大、耗时费力,古字、冷僻字多,编排时还需印刷厂造字等诸多困难;同时,语言研究专业性强,可谓是“阳春白雪,和者盖寡”。所以,在语言研究学术成果刊发上出现了这样的尴尬局面:虽然这一领域的学者专家孜孜耕耘,但除了语言类专业期刊外,许多学术期刊很少愿意刊登这方面文章,形成了这方面很多上乘研究成果难以及时传播的困境。《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审时度势,充分认识到学报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重要载体,刊发语言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既是自身所恪守的学术本分,更是传播高深学术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需要指出的是,时任学报主编的聂振弢先生不仅在学术期刊办刊方向上有着清晰的思路,且在学术界担任着中国音韵学会副秘书长和河南省文字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在汉语言文字学术研究方面有着较深的学术造诣,与该领域专家交往密切,深知语言研究学术成果公开发表的艰辛,希望能够为语言研究学术成果搭建一个传播的平台。同时,作为资深的编辑,也对地方本科院校学报如何从传播高深学问入手来走特色发展道路有着清晰的认识。因此,从2002年起,《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克服诸多困难,通过创办“汉语言文字研究”栏目作为“语言研究”栏目的前奏,以便为“语言研究”栏目正式创办奠定基础。仅经过3年,该栏目就受到了相关学术界的普遍认可。2005年7月,依据语言研究领域专家的广泛要求,经充分论证,《南阳师范学院学报》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及语言研究栏目的来稿情况,细化栏目,正式将“汉语言文字研究”栏目更名为“语言研究”。在“语言研究”栏目创办之初,《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就紧紧遵循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守社会主义学术理论阵地,认真贯彻‘双百’方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刊发最新学术成果,突出师范性、学术性、特色性,为教育教学研究、学术研究服务”的办刊宗旨[2]。在选用稿件标准上要求来稿必须内容翔实、主题明确、科学性和逻辑性严密、设计合理,并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编辑部通过编辑参加学术会议、发布约稿通知,向有关专家学者发函或登门进行约稿。经过编辑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语言研究”栏目的集稿工作效果明显,成绩显著。与此同时,我们给予“语言研究”栏目以充分的文章发表空间。在版面紧缺的情况下,仍然在栏目创办初年就刊发了13篇语言研究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作者中不乏语言文字学界中的著名专家学者,如尉迟志平教授、张渭毅副教授、詹鄞鑫教授、徐时仪教授、黄树先教授、金有景研究员等。同年,金有景刊登在《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的文章《20世纪汉语方言研究述评》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 2002年第8期全文转载复印,为“语言研究”栏目创始阶段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如此高层次、高水平作者的文章云集《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的“语言研究”栏目,为该栏目的快速发展聚集了超高人气,使该栏目迅速进入我国语言文字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的视野,引起了学界同仁的高度重视。“语言研究”栏目的成功创设,推动了创刊未几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健康发展,学术特色在初创时期就凸显出来,初步实现了《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在初创时期的“高起点发展”。(二)“语言研究”栏目迅速崛起(2003—2006年)以高起点发展为契机,自2003年起,《南阳师范学院学报》改为月刊,每期128页码,出版周期缩短,这样不仅为“语言研究”栏目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文章发表空间,也为语言研究学术成果及时发表提供了时间保证。2003—2006年,《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语言研究”栏目秉承“弘扬先进文化,引领学术潮流,遵循学科热点,推举研究力作,确立自己特有的学术品质”的办栏理念[2],严格制定选题计划,选约优质稿件,精心编辑,共发文55篇,年均14篇,其发稿量在全国同类师范学院学报中居于前列。其间王宁教授、李崇兴教授、安秉均教授等专家学者把他们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第一时间在我刊发表,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据2006年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转载量统计显示:《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在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分类排名中名列第19位[3]。这充分说明“语言研究”栏目的办栏思路及举措是正确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的“语言研究”栏目以刊发高质量文章数量多、学术影响大而获得了良好声誉。(三)“语言研究”栏目的日益稳定和成熟(2007—2019年)自2007年起,《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的“语言研究”栏目日渐成熟,成效斐然。特别是在2007—2017年,《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的“语言研究”栏目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栏目特色凸显。十年间共发文章202篇,年均发文20篇,在全国同类学报中居于前列。其间,何九盈、刁晏斌、谢纪锋、金欣欣、徐山等众多专家学者,都有学术力作在我刊发表。其中冯蒸、张渭毅等在《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发表的7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新华文摘》全文复印或论点摘编。截至2019年,《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的“语言研究”栏目共发文273篇,年均发文14篇,其中训诂学研究86篇,语音研究49篇,语法研究36篇,方言研究31篇,字典字书词典研究18篇,文字学研究16篇,汉语教学研究13篇。另外,写作与修辞学、古代汉语、应用语言学等也有多篇文章发表。其中所刊发的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全文转载复印12篇,《新华文摘》论点摘编2篇,《全国高校学术文摘》论点摘编1篇。时至今日,《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因为结构转型,虽然刊发“语言研究”文章减少,“语言研究”栏目开始由以往的“数量和质量并进”发展理念向“高质量”方向迈进,但“特色”依然没有“褪色”,仍然是我国语言文字研究方面的重要学术阵地之一。二、《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的“语言研究”栏目成果的分类分析根据中国知网“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提供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提供的相关数据(2006—2018年),笔者对2006—2018年《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一)稿件总体质量分析从期刊发表文章的各学科基金论文比中可以反映出各学科稿件质量。基金论文往往代表了某研究领域的新趋势、制高点,其更能代表期刊的学术质量[4]。从中国知网“《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2018年稿件质量分析报表”显示:中国语言文字学科共发文226篇,国家基金论文35篇,省市/院校(所)基金论文8篇,其他基金论文36篇,其中国家基金论文比15.49%,在《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国家基金论文比中位居第一[5]。这也间接说明“语言研究”栏目刊发的文章代表了该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或最新成果。(二)发文量、比重及影响力评估从期刊各学科的发文量、比重及影响力评估可以看出本刊主要的学科方向。其中影响力评估中的重要指数是总被引频次,该指标可以客观地说明该学科总体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4]。中国知网“《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018年学科分析报表”显示:中国语言文字学科发文226篇,文章总被引728次,在《南阳师范学院学报》中仅次于高等教育、中国文学,位居第三,被引次数高于预期;其篇均被引3.2次,仅次于体育、教育与教育理论、高等教育、旅游,位居第五;其总下载次,仅次于中国文学、高等教育,位居第三;其篇均下载225.3次,仅次于旅游、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位居第三[6]。这些数据充分说明“语言研究”栏目刊发的文章质量高、原创性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使用价值以及资料价值。(三)复印转摘篇数《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语言研究”栏目自2002年创办起,所刊发的金有景的文章《20世纪汉语方言研究述评》(2002年第1期),路广的文章《古汉语宾语前置和焦点理论》(2004年第10期),段纳的文章《从词汇扩散理论看平顶山新派方言古入声字语音的变异》(2004年第11期),骆峰的文章《索绪尔的语义观与结构语义学研究模式》(2005年第10期),赵彤的文章《郭店楚简〈老子〉乙组“闭其门”章新解》(2006年第1期),吴波的文章《洪堡特“精神力量”的特性及其与民族和语言的关系》(2006年第1期),冯蒸的文章《〈切韵〉咸、蟹二摄一二等重韵中覃咍韵系构拟的一处商榷》(2006年第10期),徐时仪的文章《“打”字的语义分别再补》(2008年第4期),唐七元的文章《从各地方言的语音特点看谐音习俗的形成》(2009年第2期),张渭毅的文章《再论〈集韵〉与〈礼部韵略〉之关系》(2010年第11期),徐时仪的文章《〈朱子语类〉佛学词语考》(2012年第2期,冯蒸的文章《关于郑张尚芳、白一平-沙加尔和斯塔罗斯金三家上古音体系中的所谓“一部多元音”问题》(2017年第5期)12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复印。翁子杰的文章《中国文字字体演变的规律及物质基础》(2006年第7期),金欣欣的文章《〈新华字典〉的修订历程》(2009年第8期)2篇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徐时仪的文章《古白话及其分期管窥》(2007年第1期)被《全国高校学术文摘》论点摘编。这些摘转复印充分说明“语言研究”栏目刊发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学术质量得到了学术评价部门的充分认可。(四)“语言研究”栏目在学报整体特色建设中的作用总体上看,《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语言研究”特色栏目的创办,充分发挥了地方本科院校学报在学术引领、坚持文化自信、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为学报整体特色建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学报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2006年至2018年《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连续六届被河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2006年、2010年《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连续两届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学报”,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2014年《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第五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2018年《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入选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2019年《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南阳师范学院学报》众多荣誉的取得与“语言研究”栏目的建设成效密不可分。如果把前面所述及的“语言研究”栏目的创办理念比作是一项推进《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健康发展的“顶天”式的形而上举措,那么,“语言研究”栏目发展过程中各项举措则是实实在在的“立地”式的接地气工作。也正是做到“顶天”和“立地”相得益彰,才推动了“语言研究”栏目由弱到强的发展。三、《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语言研究”栏目的发展举措(一)搞好栏目策划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语言研究”栏目开办之初,就制定了详细的栏目整体策划和阶段策划。这些策划针对全国语言文字学界的学术研究情况、学术成果的发表现状以及编辑部的人力资源条件而开展,既有近期目标,又有长远规划,实际操作中便于实施落实,切实可行。同时,《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在理念策划上,以高精深为基本的学术追求和定位;在学术策划上,以坚持学术性为一以贯之的标准;在稿源策划上,以获得优质稿件为最终目的。这些策划原则的实施,为确保栏目实现办出特色和品位的目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树立精品意识“语言研究”栏目创办伊始,就树立精品意识,要求各项工作的开展要精益求精。首先,在栏目建设过程中始终如一地树立精品意识,在学术导向上坚定不移地强调精品意识。其次,严把稿件选用关,严格按照栏目学术标准进行选稿。坚持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坚持同行匿名评审制,杜绝人情稿、关系稿等,保证所选的文章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再次,严把编辑出版关,严格用稿程序,实行三审五校制度,保证每期出版的学报经得起质量检验。(三)召开学术会议为实现《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语言研究”栏目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充分酝酿,精心准备等工作,2007年3月31日,在南阳师范学院举办了“南阳师范学院中国音韵学研究所成立大会暨首届音韵学南阳论坛”。王宁教授、侯精一研究员、郑张尚芳研究员、尉迟治平教授、冯蒸教授等2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并对音韵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南阳师范学院中国音韵学研究所的成立和首届音韵学南阳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语言研究”栏目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保障。2010年10月21日至10月25日,《南阳师范学院学报》举办了“陈伯元先生文字音韵训诂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陈伯元教授、谢碧贤教授、董琨教授、夏传才教授、乔全生教授、朱小健教授等近6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研讨会上中国语言文字学界群贤聚集,交流学术成果,为海峡两岸学术交流史再添佳话,也在《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语言研究”栏目创办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语言研究”栏目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7]。通过组织学术会议,语言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亲临现场,同时带来他们学术研究的新见解、新成果。编辑们也可以有机会结识专家学者,认真听取专家学者对栏目建设的真知灼见,聆听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了解学术研究的新动向。会议的成功举办起到了为栏目集约优质稿件、拓展作者队伍的作用。(四)组织专题研究2009年,在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词典编纂专家丁声树先生百年诞辰之际,《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期推出了“语言学大师丁声树先生百祀纪念专栏”,系统地介绍了丁声树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与贡献。2011年《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推出“陈伯元学术贡献专题研究”,从不同角度介绍了陈伯元先生的学术成就与贡献。两个以中国语言文字研究领域的学术大家为研究对象的专题栏目的推出,在学界获得了广泛好评。通过专题研究形式集中推出系列研究成果,可以使广大读者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研究对象,从而取得更好的学术效果。四、“语言研究”栏目对地方本科院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启示(一)科学的栏目定位是办好特色栏目的首要问题栏目是期刊的眼睛,是期刊的骨架,是编辑审视学科发展的成果再创造,同时又是读者审视期刊内容的窗口。栏目虽然是期刊的局部,但栏目质量的好坏关系着期刊的全局。特色栏目是栏目中的精品,是栏目中的生力军,是期刊品牌形成的有力支撑,是吸引学者的重要因素,也是聚集作者与读者的利器。因此,创办特色栏目时,前提是对特色栏目的发展进行科学定位。科学定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栏目的现状和走向进行调查和分析,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充裕的期数把栏目设置为常设栏目。从前者看,对创办的栏目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要对此类栏目的现状、发展方向做好充分分析,包括是否有胜任打造栏目的编辑队伍以及为栏目提供学术产品的稳定的作者队伍,尤其要关注此栏目是否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一点是栏目定位的重中之重。从后者看,只有足够的容量、充裕的期数,才能使特色栏目的优质学术成果得到及时出版,形成良好影响,使其成为某专业领域的学术舆论场和学术精品首发地,从而使栏目产生虹吸效应,让更多的学术精品汇集于此,为特色栏目提供源源不断的精品佳作,为特色栏目早日成为该领域的学术高地积聚更多的正能量。(二)专家学者是办好特色栏目的重要保证特色栏目的建设,不仅需要慧眼识金的编辑队伍的辛勤工作,更需要学富五车的专家学者们鼎力相助,特别是他们掌握的优质学术资源。因为优秀学术成果是特色栏目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专家学者在特色栏目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特色栏目缺少优质的稿源,那将会变得举步维艰,甚至出现生存危机。特色栏目如果能够得到专家学者的支持与认可,他们就会带动专业领域内的一大批作者向刊物投稿,支持刊物的工作,那么特色栏目的建设就会持续发展。因此,专家学者是办好特色栏目的重要保证。要积极培育作者队伍,除了平时在日常编辑工作中发现学术新人外,在邀约专家学者稿件的同时,也请求专家学者向栏目推荐诸如他们的同事、学生等学术新人;同时,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科技手段建设栏目作者资源库,从而为特色栏目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稳定的老、中、青相结合的专业作者队伍。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语言研究”栏目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地方本科院校学报要破除“千刊一面”的困境,就要跳出依托地方文化的常规思维,以弘扬和发展高深学术为中心,从高深学术中来挖掘特色。把特色栏目建设和高深学问的弘扬与传播有机结合起来,让特色栏目成为学报发展壮大的推进器,这才应当是地方本科院校学报摆脱平庸走向精品的有效路径。[参 考 文 献][1]徐时仪.略论中国文学与语言学的传承与发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97-108.[2]宋争辉.十年辛苦不寻常——《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创刊10周年总结与回顾[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7):26.[3]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6年转载排名:原发报刊分类排名 → 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类[DB/OL].(2007-03-05)[2020-06-19].[4]陈蔚丽,林豪慧.基于可拓学的开放存取资源学术影响力评价模型[J].情报探索,2016(4):15.[5]中国知网.《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2018年稿件稿件质量分析报表[DB/OL].(2019-09-12)[2020-06-19].[6]中国知网.《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018年学科分析报表[DB/OL].(2019-09-12)[2020-06-19].[7]王金龙.陈伯元先生文字音韵训诂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78-79.

文章来源:《语言研究》 网址: http://www.yyyjzzs.cn/qikandaodu/2021/0221/665.html



上一篇:播音主持语言创作的实质
下一篇:面向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研究现状与热点主题基

语言研究投稿 | 语言研究编辑部| 语言研究版面费 | 语言研究论文发表 | 语言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语言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